2011/09/21

翹課

最近的我都在跟這個標題奮戰。

翹?不翹?翹?不翹?翹?不翹?

雖然我一向是個乖學生,但利用關鍵字搜索記憶區塊,倒也洋洋灑灑一篇。

國小,被慫恿翹了一次課,竟然是去參加小太妹們的抽菸實習禮。
國中,偶爾逃離輔導課,去同學家打籃球、打撞球、看看奇怪的大螢幕。
高中,三不五時裝病在保健室睡覺。
大學,夜遊、打B、玩OLG打王打通霄...。
發展到現在的成人英文課,翹課已經不再是隨意恣行,
逐漸進化成一門專業藝術 – 實施之前有事先計畫,執行之後則能不留把柄、乾淨俐落。

相較之下,我的翹班一整個是循規蹈矩的小兒科吧。


或許翹課總是與負面名詞畫上等號:懶惰、逃避、叛逆...,我要幫它平反。

晚餐時電視新聞播報:「徵人代課,一學期7000元」
精算後時薪約122元,一旁的海科大或高雄大學學生們紛紛低呼:「好好賺喔!」

首先,大家關注的不是有這種翹課妙招,而是有這種好康賺錢法,可見翹課不是天性,想賺錢才是原罪。再來,假設徵人者有能力在這時段賺7000,但這堂課的收穫卻低於7000,代表拿7000去買算是停損,改賺別的經驗值(前提是別的經驗值更高)。


由此推論,翹課,是為了做更有意義的事。


但誰能評斷時間成本的運用得宜?終究是成績或成就導向,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Bill Gates或Steven Jobs休了學卻理直氣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