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國家政府,非常愛好[跟流行],尤其是熱衷於一些名詞解釋。「婉君」夯,就趕快叫大家研究有沒有什麼資料可以放上FB跟民眾互動;「OPEN DATA」叫大家快盤點資料出來OPEN;當然也少不了「大數據」...等等,加緊腳步跟上時代變化,立意良好。但這中間的問題是,執行的方式啼笑皆非:
- 決策者,很多人都不清楚這些名詞代表之意思,但他們擅於交辦,用文謅謅的公文,外加附件表格,從中央層層地往下傳遞,往地方政府,往所屬各機關,請大家兩周內就各業管業務提供資料。
- 執行者(接獲公文或電話傳真者)鮮少有人會有那種國家使命感,覺得這是國家重要政策,因為大家經過層層轉發,收到時可能只剩下3天甚至半天就截稿,連要搞懂咬文嚼字的公文都需要時間,更何況還要對症下藥地提供建議?如果你提的建議能上的了檯面,那就被納入無止盡的列管地獄,三不五時花時間報告進度(然後沒有時間執行業務)。於是大家再花掉一半時間在單位間推來推去,最後領到的人傻著眼,胡亂報一通。
所以大數據,好像很重要,只是從執行者的角度,不如說只看到亂數據。
最近在忙著收取政府宣稱要OPEN但其實根本非常閉鎖的DATA,每一個欄位都要啟動到[多個單位+公文+申請單+會議討論]的步驟,同體系還要先內鬥跟內耗,花上半年解釋與索取,接口的承辦人若換人,一切再重來一次。就只是要「一個欄位」而已耶,大批人力與時間耗費的成本,少說也超過100萬元吧,這就是政府的效率,政府的開放。
然而要到後,到底可以做甚麼?如何應用?政府人員應該負起研究的責任嗎?身為公僕,領人民的錢執行政策,如果都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做決策,豈不可笑!?
在臺灣的公務環境下,很難養出「做事」的人才(「做人」的奴才倒是不少)。常常要花500%的精力才能完成一件基本事務,從上而下被制約住,上層不懂管理不懂資源分配,基層事務量不成比例的膨脹,做不好也做不完,做到最後都只能專注於做一堆自保的事。惡性循環下,公僕們被台灣政府無可救藥的公務體系整得不是腦殘就是變消極。真要聽從這堆被制約的井底之蛙們的話,夏蟲語冰,我真心為這國家的走向感到憂心。
議題中提到政府應該與民間企業合作,喔很不幸地,又有不知道誰發明的採購法搭配神奇的兩年期編預算法,將整個政府與民間的合作機制搞的異常畸形,知道玩法的人大可以從中上下其手,一知半解的人從上到下被玩到只能作程序而無法做事。
另外提一下現場有一個悠遊卡董事長戴季全,他上場時我覺得好年輕,Google一下才知道是前一陣子備受爭議的柯P人馬。在整個會場中,他的發言模式一整個迥異於公務人員,除去掉他滿嘴的柯P柯P柯P以及屌兒郎當態度,他的存在非常適合戰鬥。
有關民間與政府出身的人,所創造出的精采火花,我也有親身體驗可以發表感想,哪天有空一定要寫一篇(超愛開空頭支票)。
2015/7/29補充:
2015/7/29補充:
2014年泡沫科技名詞整理
大數據
原理
就一堆沒有分析過的資料,源起一本書「大數據」。
解釋
- 分析大數據可以有什麼好處?
- 為什縻沒有重點?
- 這些資料還是值得去分析啊?
- 那這些資料還可以拿來做什麼?
- 大數據的未來在哪裡?
可以知道消費習慣、可以去…、可以用來…。反正說來說去就大多是那些,但沒有一句是重點。
一堆資料早在喊出大數據之前就己經有了,言下之意就是大數據不是什麼新玩意,但媒體總是可以炒成有那麼一回事。
對,沒有錯。以人類的消費行為來說好了,像所有顧客平均選擇二分鐘、平均結帳一分鐘、…,諸如此類的數據很容易就可以分析出來,但然後呢? 去操控這些就可以讓顧客多買一樣商品?這也太天真了吧。
從頭到尾的問題在於分析的結果,但大部份媒體都把他描述成有這些資料就等於什麼都有了。媒體對於大數據的描述這麼抽象的原因很簡單:因為大數據的使用案例實在太少,這些案例中真的可以叫「大」數據的更沒幾個。另外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是個資的問題,在使用這些數據時會不會侵犯到別人的穩私也是很少在提的。
連媒體自己都沒有辦法用實際的案例來說明的名詞不會有未來,換句話說,「大數據」就只是記者在不知道有什麼東西可以寫的時候添版面的名詞。就邏輯而言,前件有問題時何必討論後件?做為閱聽人而言,聽到「大數據」就直接略過不要看的話倒可以省下不少時間,這大概是記者用大數據的唯一好處吧。
2 則留言:
哈~~ 從[雲端]這詞一出來時,政府單位陸陸續續的從各單位噴出一朵朵的黃金打造的雲.... 結果呢! 雲過去就換大數據了!
哇啊好久不見的小風耶~你還在GIS領域嗎?政府部門就是不斷的追逐[名詞]啊>..<
張貼留言